"

彻悟大师

"

彻悟大师是清代著名高僧,也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大师幼时聪慧颖异,长而喜好读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靡不遍览。兼善作诗、词、赋,甚为世人所尊崇。

彻悟大师——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彻悟大师——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彻悟大师的念佛法要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念佛,通过念佛可以更好的去修行,也可以修功德,消业障等等。但是彻悟大师指念佛也是有法要的,这样念佛效果才更好。但有些人对念佛法要不了解,所以想对这方面有一个了解。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彻悟大师的念佛法要是什么吧!

彻悟大师的念佛法要是什么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彻悟大师的念佛法要是什么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无念心体,惟佛独证,等觉以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十恶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反此则为十善。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

彻悟大师的念佛法要是什么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阿祈达王临终为赶绳人以拂拂面,一念嗔心,堕为毒蛇。一妇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致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查看更多
彻悟大师的念佛偈

为了能开悟以及修成正果不少人选择了念佛的方式,念佛的威力很大,通过念佛可以获得功德,福慧,也能为自己消业障,让修行过程变得顺利。此外,念佛也是有念佛偈的,这样念佛的效果会更好。那接下来一起看看彻悟大师的念佛偈吧!

彻悟大师的念佛偈

【四言十二首、五言二首、七言五十一首】

自性弥陀。弥陀自性。执性废修。因乐成病。

弥陀自性。自性弥陀。皇风一片。帝网交罗。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岂佛外。本自圆融。云何隔碍。

极乐唯心。心唯极乐。离土论心。翻然大错。

唯心极乐。极乐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岂达唯心。碔砄非玉。鍮金非金。

欲会唯心。须明唯土。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穷禅宗髓。提教网纲。阿弥果佛。安乐西方。

九品宝莲。在脚跟底。不念弥陀。孤负自己。

信手瓣香。至心一拜。本分修持。大人境界。

见闻随喜。信愿持名。功圆旷劫。佛补一生。

欲明安乐国。端的是西方。唯土宗非谬。即心理更长。

寂光原有相。佛性却无常。未委深深旨。何妨问愿王。

一声佛号一声心。须信心深佛更深。梦眼未开情逐逐。慈光常照夜沉沉。

一声佛号一声心。落落圆音闻现今。何事世间痴汉子。犹将黄叶谤黄金。

一声佛号一声心。山自高兮水自深。不落宫商闲曲调。钟期未必是知音。

一声佛号一声心。法藏门开深复深。万论千经都话尽。分明题目祇而今。

一声佛号一声心。格外投机句甚深。无限含灵毛卓竖。大家齐着顶门针。

一声佛号一声心。叶茂由来根自深。不借东风些子力。优昙香绽古丛林。

一声佛号一声心。觉海灵源勿浅深。四十二重因果相。都庐不堕去来今。

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外寻。鞭影未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金。

一声佛号一声心。向上全提入髓深。临济德山如未肯。任教棒喝恼丛林。

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双忘趣转深。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

彻悟大师的念佛偈

娑婆界舍唯心秽。净土莲开自性香。不向此宗亲见彻。西方端的是何方。

明明大道古今通。天地毫厘辨异同。谁识西方无量寿。原来却是主人翁。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徧。不念弥陀更念谁。

痴迷一念入娑婆。长劫沉沦可奈何。秽土欲翻成净界。全机拨转念弥陀。

自怜身作太平僧。了死脱生却未曾。但愿名标莲蕊里。不须高列上传灯。

话到无常祇自悲。百年弹指欲何为。惟求慈父垂哀悯。小小莲花与一枝。

圆发三心心愈切。单提一念念弥坚。尽生不起余思想。要种西方上品莲。

学道经今四十年。还乡出要尚茫然。轮珠百八闲拈起。心佛众生一串穿。

弥陀自性两相当。双照双遮总不妨。念到圆融无碍处。时闻一阵藕花香。

猛切持名如救头。娑婆那更可迟留。即今撒手便归去。已较前贤输一筹。

一句洪名一宝莲。声声流出自心田。但教念念能相续。不怕弥陀不现前。

已知安养是吾家。归去休教路更差。不念尘缘唯念佛。珍池高占宝莲花。

我念弥陀有课程。晨昏十万句分明。但教尽报常如此。净业谁论成不成。

个事分明见最真。从来无法及心亲。一声唤着一声应。端的弥陀非别人。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一阿弥了又阿弥。除却阿弥总不知。搯到念珠绳索断。饭香菜热已多时。

一声佛号时中忆。九品莲香静里闻。乐国已知原不远。休教更隔念纷纭。

僧拙但知专净业。客来幸勿带红尘。世间多少奇男子。不识西方路最真。

寻常粥饭个闲僧。律教禅宗百不能。佛号六时常密转。一心不乱竟何曾。

净土唯心我独知。痴人空自泣多歧。故乡归去便归去。金色花开正是时。

唯心净土几人知。六字洪名须密持。拶到水穷山尽处。乐邦不隔一丝丝。

波清月现看偏好。地暖花开喻更亲。佛号一声莲九品。高低分位属何人。

佛土虽遥千百亿。脚跟有路是通津。奈何多少思归客。都把弥陀作别人。

十念得生佛有愿。一心不乱我无疑。宝莲已信标名字。未委花池第几枝。

彻悟大师的念佛偈

曾与弥陀有宿缘。寻常历历现吾前。者回不斩尘情断。深负珍池大宝莲。

专志持名兴不孤。千回百转过轮珠。弥陀我但时时念。那管弥陀念我无。

弥陀日念百千转。不乱一心竟未曾。禅客那堪频启请。重开贝叶可怜生。

唯心具造理分明。九品莲胎念念成。试展金经听讲演。更无一句不相应。

林峦眨眼变青黄。总是无常信息忙。秽土但超轮转苦。莲池下品又何妨。

明明四土非他土。的的三身祇此身。身土都来穿一串。一回举着一回亲。

一句弥陀念便呆。恰如死了未曾埋。娑婆已竟多生债。净土而今归去来。

一句弥陀念便亲。千生万劫种来因。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割断尘缘百不思。通身着力念阿弥。娑婆深厌轮回苦。早向花池占一枝。

十万弥陀念已周。案前古鼎尚香浮。尚衣不觉沉沉睡。极乐翛然一梦游。

六字洪名密忆持。工夫冷暖自家知。娑婆不作轮回梦。稳看花开七宝池。

空澄海湛寂光土。日照天临法界身。父子相逢重会合。一团和气满门春。

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尘。心神早送归安养。此地空余镜里身。

一朵花含一圣胎。名书某甲亦奇哉。从来因果唯心现。底事分明不用猜。

洪名六字水清珠。方寸澄澄百虑无。个里风光难举似。长天万里月轮孤。

弥陀已悟主人翁。极乐同居路正通。诸上善人俱会处。何妨某亦在其中。

已今当愿已今生。金口亲宣语最明。何事娑婆犹恋恋。自甘极苦尚多情。

...查看更多
彻悟大师的生平事迹

为佛教做出贡献的人很多,其中就有彻悟大师。关于彻悟大师的故事,在佛教修行时间长的师兄会有一些了解,他的一生都在讲法,弘法,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法。其实师兄若想进一步了解彻悟大师的故事,那么可以看看彻悟大师的生平事迹,这样对他的认识会更深。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彻悟大师的生平事迹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县,投三圣庵荣池老和尚剃发,后受具足戒。

后参学诸方,听隆一法师讲《圆觉经》。晨夕研究诘问,精寻奥义,《圆觉》全经的大旨,了然于胸。又依慧岸法师听讲法相宗,深得妙要。后于遍空法师座下,听讲《法华经》、《 首楞严经 》、《 金刚经 》等大乘经典,圆解顿开,对于性相二宗以及三观十乘的奥旨,了无滞碍。

乾隆三十三年冬,参广通寺粹如纯翁,明向上事,师资道合,嗣法为临济三十六世、磬山七世。后来,接续广通寺,率众参禅,警策勉励后学,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声名播扬四方,宗风大振。后因多诸病缘,念佛治愈疾病。继思念佛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羡归心,我何人斯,敢不归命?由此,便一意归心西方净土,专修专弘念佛法门。

彻悟大师的生平事迹

由是中止参禅,纯提净土,数十年所有积稿,付之一炬。由大师诚心所感,原随大师参禅者亦随之念佛。大师对禅净二宗明晓精奥,开导说法,辩才无碍。律己甚严,每日限定一尺香的时间会客,过时惟是礼佛念佛而已。大师与大众一道精进修持,莲风大扇,远近仰化,道俗归心。当时佛门中,彻悟大师为第一人。

嘉庆五年,大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打算于兹终老。四众弟子依恋追随者甚众,大师为法为人,始终没有厌倦之心,于是便收留大众,与大众同甘同苦,担柴运水,泥壁补屋,遂成一念佛道场。

大师居红螺山十年,至嘉庆十五年二月,到万寿寺扫粹祖塔,辞别山外诸护法云:“幻缘不久,人世非常,虚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三月回到红螺山,命弟子预办荼毗事,交接住持位,告诫众人:“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吾数年来,与众苦心建此道场,本为接待方来,同修净业。凡吾所立规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庶不负老僧与众一片苦心也。”

彻悟大师的生平事迹

圆寂前半月,大师觉身有微疾,即命大众助称佛号,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方而来。大师告众人说:“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弟子恳劝大师住世。大师回答:“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

十二月十六日,大师指令设涅槃斋。十七日申刻,大师告众人说:“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大众称念佛号更厉更响。大师面西端坐合掌说:“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人闻到异香盈空。供养七日,大师面貌如生,慈和丰满,头发由白变黑,光泽异常。二七入龛,三七荼毗,获舍利百余粒(现尚在资福寺展出)。门徒弟子请灵骨葬于普同塔内。

大师世寿七十,僧腊四十九年,法腊四十有三。有《梦东禅师遗集》流通于世。

...查看更多
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

学习佛学的师兄对彻悟大师有一定了解,他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他的一生都在弘法,为佛教所做的贡献非常大。此外,彻悟大师的法语也有也很多,而且每句法语也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师兄对这方面要有一定了解。那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

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众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批,如救头燃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于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仟除。积劫善根,难以成就。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

师:说信者,信释迦无诳语,弥陀无虚愿,信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又信我心具之佛,必应我具佛之心。愿者,愿生彼土,以欣厌心为主。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专持四重律仪,为人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土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验证。以上八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一切法门,似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司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馨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

上述就是彻悟大师的法语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了解彻悟大师时要用心,这样对彻悟大师的认识才能更进一步。

...查看更多
结语

彻悟大师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父讳万璋,母高氏。大师幼时聪慧颖异,长而喜好读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靡不遍览。兼善作诗、词、赋,甚为世人所尊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