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楞严经念诵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思想/ 文章正文

禅坐的起源

导读:总的来说,坐禅的概念比较宽泛。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类似坐禅的静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早由古人自然养成的散坐和跪坐演化而来。中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最早可上溯于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据《庄子》记载,皇帝曾向广成子询问先贤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老汝形,无老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指明静坐...

禅坐的起源及其方法!

  总的来说,坐禅的概念比较宽泛。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类似坐禅的静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早由古人自然养成的散坐和跪坐演化而来。中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最早可上溯于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据《庄子》记载,皇帝曾向广成子询问先贤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老汝形,无老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指明静坐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开慧益智。而将静坐明确为以修禅定为修行方法并证悟宇宙真理的禅坐,唯有佛教的禅宗,由此而产生的禅坐方法也很完备。

  坐禅,又称禅修、禅坐、打坐,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自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宇宙法界一切真理,并将这一殊胜的体验传递给众弟子,从而开启了二千多年来的禅修之路。大乘禅法经过菩提达摩亲传中国,千百年来,在中国开花结果,成就了无数的高僧大德。他们依照代代相传的御心方法,打坐冥想,制心一处,定力增加,修习禅定,不为外境干扰,因而产生了斩断烦恼的殊胜智慧,勘破潜意识中的迷惑和贪瞋痴等烦恼、执著,在身心上得到了较高的升华与深层的受益。所以,无论是佛道儒,还是佛教中的显密二宗乃至瑜伽术,都很重视打坐,认为是修行的必修课。也可以说,禅源于印度,发扬光大于中国,惠及于全世界。

  人体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至今还没有被破译,如人类的基因系统等。我认为,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通常人们只知道要锻炼身体,保持运动,使身体各项机能充满活力,永保青春;但是,剧烈的运动,往往会破坏身体的结构,产生疾病。佛教看到了这一现象,提倡以禅坐的方式让人们的身心保持零消耗,和深层的平衡。首先,要求人们万缘放下,调节好呼吸,以良好的趺坐方式,诸如七支坐禅法,端秉一心,进入冥想状态,使身心系统得到彻底、自然、深层的修复。事实上,中西方的医学都有关于心理治疗与治病的方法,也都不同程度地证明了调整心态对于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心理的暗示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提倡禅坐,增进心灵环保。

  可见,禅坐对于人们的心理的调节与平衡有着巨大的功效,能够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但人的情绪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与波动,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慌、抑郁、躁动等情绪,轻则感官不适,胸闷气短,白发增多,头晕脑胀,血压增高,产生病变与并发症,重则攸关性命。特别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贫富差别拉大、行为失范、道德失衡乃至沦丧的现象遽增,精神上的污染与饮食方面的不卫生,使相当多的人包括许多儿童少年患上种种身体与心理疾病。所以,通过禅坐,调御身心,对于人们安身立命、延年益寿,是一重要的法宝。

  佛教禅坐御心术对当今的身心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于禅与精神现象的关系作了深层次的研究,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给予了禅很高的评价,对于二战后人们的心理调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写下了《禅与精神分析》这一名著。日本身心医学家池田次郎在其名著《自我分析》一书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起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通过现代应用科学方法测量发现,人们坐禅时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变化,与“入静”状态极为相似,说明,随着禅坐的深入,心态趋于平静,一定会导致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平静与平稳。佛教通过禅坐,使精神统摄于“入静”状态,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佛陀曾在遗教近代心身医学家们设计的多种心身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渐进松弛疗法、自律训练法、森田疗法、形象控制疗法等,都是提供一种有效调控自心的技术,锻炼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一种明智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付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脱胎于佛教禅定、瑜伽,具体方法从放松身体、调息、观想某种形象入手。

  由于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都可能使导致心理失衡。从养生角度来说,御心术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现实中的各种逆顺境界有正确的认知,外不受恶语、谣言等不良资讯的蛊惑,内不受负面情绪的左右,从而能保持理性的良好的心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一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过福禅师兰若》一诗所云:“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禅坐前,一般须做以下准备:

  (1)地点。首选佛堂,次选书房,再次卧室等。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因贼风直吹身体,易得风寒;室宜静,以免别人的骚扰。

  (2)坐具。最好是佛寺禅堂之坐凳。坐凳须敷以软蒲团,以便久坐;臀部要较膝盖高,以便腰与脊梁易于自然竖立。如无特制坐具,床上亦可。

  (3)衣着。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双单跏趺最为优,

  交脚跨鹤亦无错,

  正襟危坐方便法,

  五式普为禅子修。

  这首偈颂,说明古来禅行者普遍使用的五种坐禅方式:

  (1)双跏趺坐,俗称双盘──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这种双盘的坐姿,又称“吉祥坐”。假如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则名为“降魔坐”,或称“金刚坐”。功能不同,所以名称有异。

  (2)单跏趺坐,俗称单盘──只置一脚掌于另一大腿上,另一只小脚,则放在大腿下。双盘坐姿最为理想,盘坐时身姿平稳,易于久坐,然并非人人皆具双盘善根。若觉困难,无须勉强,不妨退而求其次,先学习单盘,待适应了再进一步学习双盘。

  (3)交脚坐,俗称叉腿坐──将两只小脚交叉,放在两只大腿下,此坐式较为随性。一般人交脚坐时大都弯腰驼背,若是坐禅人,叉腿摆好姿势,则是竖直脊椎、端身正坐的庄严道貌,如此才是交脚坐的正确坐姿。对于单盘仍觉得疼痛难忍者,可行此法。

  (4)跨鹤坐,又称日本坐──两膝并拢跪下,两脚大拇指上下交迭,然后将臀部坐在两脚跟上。这种坐姿初学之时不宜久坐,才不致坐伤筋骨。每次练习十或十五分钟即可,待习惯再逐渐延长时间。“交脚坐”跟“跨鹤坐”的坐姿,虽非理想,然并无不好,故说“亦无错”。

  (5)正襟危坐,又称端身正坐──练习此式,应先找一张与膝盖同高的椅凳,然后端身坐半坐──臀部坐实,腿部悬空,两小腿垂直,两脚掌平放在地。若因腿部受过伤不能席地盘坐,或因上班工作之地不易寻得适当座位,即可以“正襟危坐”的坐姿习禅。由于是在非常的情况下才用此式,故说是“方便法”。

  以上五式坐姿,可随顺每日生活环境或生理上的变化需求不同,而做适当调整。若初学坐禅,不妨一一尝试看看;一旦试验出适合自己的坐式,就以该坐式恒长学习,如是即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而“坐禅”时的“身姿”,亦有颂云:

  盘腿竖脊结手印,

  平胸头正收下颚,

  舌抵上腭敛双目,

  名曰毗卢七支坐。

  这首偈颂,说明了调理坐禅姿势必须注意七项要点:即盘腿、竖直背脊、手结禅定印、平放肩胸、头正收下颚、舌抵上腭、收敛双目(微张),即“毗卢遮那七支坐法”。其真义是使其光亮清明之意,也就是利用七支坐姿之锻炼,使心意稳定、清明,以开展禅定。

  禅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

  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自然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么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渐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禅坐时,腰宜顺着自然正坐,以免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不可作意挺起,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轻浮而不着力;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依循自然;腹的下部宜宽放镇定,从而使全身的重心安定;两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安放在脐下跏趺之,以助长定力;头颈正直,但须自然不可故意挺直;眼宜轻闭或垂帘,以御昏睡;口宜噤闭,舌抵上颚,以使筋骨团结;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1)呼吸的方法

  我们学习禅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当以自然呼吸为最佳。

  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环流畅。

  (2)呼吸的练习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自宜加以练习,但禅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禅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禅坐的前后。

  (3)禅坐时的调息

\

  调和气息,是学习禅坐下手时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二、喘相,出入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四、息相,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初学之人,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和的情况,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

  ①数息: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这样数至十,乃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么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即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初学禅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②随息: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

  禅坐的目的,不但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关于调心的方法如下:

  (1)《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论最初下手时,系心一处的方法说“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这样因心有所缘,渐渐纯熟,便不至胡思乱想。

  注意脐间不但可以对治散乱浮动,而且根据生理上的定则,我们心念专注在什么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么地方,系心脐间或脐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而注意鼻端,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于调息。

  (2)天台智者大师论入坐时调息说:“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即系心脐间或脐下):二者放宽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初学禅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学禅坐,妄念尚少,一学禅坐,妄念反多”,这是不正确的。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勿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观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能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禅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不禅坐,也能如禅坐时的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禅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瞋,贪瞋发展的结果,可以使心荡气促,胆惊肝火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么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昨于身心健康的物质。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物质分泌紊乱,从而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

  禅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过,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却病延年。

  禅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安乐,所以禅坐的确是最基本的修养法。

  禅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我国近代佛学界的老前辈杨仁山居士,早年在旧书铺内发现《楞严经》的时候,由于这部经典的内容契机,他看得出神,竞不知天已入晚,后经铺内人的提醒,才发觉已是暮色苍苍上灯时候了,再看书时,刹那异境,便不能有所辨认,这正是精神力集中的一个具体例子。苏东坡有诗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惟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只有这样集中心力,全神贯注在一个对象上,作画便能神化,治学便能深造。所以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禅坐之时,默坐澄心,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更有补虚导滞乃至重新组织已坏物体的功能。所以凡禅坐功深的,能提起这集中后的全副精神力,贯注于身上病痛的地方,便能运用这阳和之气,来消融阴霾郁结,使活力,热力,渐渐发挥其治疗的作用。从前憨山大师多年痈疾,一入定而痊愈,这更是人人具足的“电疗术”的高度运用。以上是对身病而言,至于心病,由于我们的无始业习,根深蒂固,正象铜墙铁壁,更非集中全都心力来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

  由此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从练习禅坐开始。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此外,根据佛法的观点,宇宙间事事物物,无非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虽然幻象宛然,客观存在,但却生灭变化,了无实性。我们的肉体,无论如何强固,也终有变坏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须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进而研习佛法,破除对身心等的执著,来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所谓“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们的警惕!?而修定实是解决我们生命史上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的上上禅定等。因此修持的方法,也就无量,而且本来在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都可修定,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禅坐为基础。在坐时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律仪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禅坐一须爽,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比毕竞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禅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夫。

  学禅坐要下定决心,牢记一个恒字,因为初学禅坐是感不到趣味的,只有耐心去坐,耐之又耐,忍之又忍,不管功效的迟速,寒暑无间地去做,渐渐地功夫熟练以后,自然会感到其味无穷。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和马里兰州大学哈里博士经过五年研究发现:“冥想禅坐可对视力、血压、认识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处,另可治疗许多不治之症和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伯尼▪塞格尔也认为: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行动,可治视为绝招的艾滋病和癌症。”大乘佛教禅宗常讲:“久坐有禅,久住有缘。”200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松人的精神和安慰人的心灵,还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并增进人的智慧,且使人精力充沛,只需要短暂的睡眠即可。科学发现,还可以真的增加全额叶脑皮层区域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正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影响了许多生物过程。将打坐的方法用在儿童教育上,可使他们安定下来,同时可以延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增加专注、增强记忆力。打坐对于预防疾病、减去压力有良好的功效。诸如缓解疼痛、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焦虑和失眠,防止抑郁症都有很多的帮助。35岁的俄亥俄州众议员提姆瑞安每天离家前至少打坐45分钟,因为国会山庄宣腾的议事氛围使他非得养精蓄锐才能泰然自若从容应对。他表示,打坐帮助她维持思绪清明,注意力更加集中,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听众,并能迅速做出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与判断。他说,我比以前更加觉醒,也更加享受我的生活。根据2007年美国政府一份调查发现,美国打坐人口超过2000万,也就是每11人就有一人有过打坐的经验。可见,打坐的好处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认可与运用,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