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带大家畅游历史的海洋,探索过往的事件奥妙噢!早在公元4~8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在东南亚大陆中西部的骠国(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和堕罗钵底(今泰国中南部、湄南河下游地区)的孟人国家有所传播,但在当时的东南亚大陆,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在总体上有着更大的影响,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大陆地区并不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1世纪后,随着东南亚大陆西部缅人的蒲甘王朝、中部泰人国家的崛起后都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及吴哥王朝在13世纪以后转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为在东南亚最为成功的宗教,从而形成了东南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区、文化圈。
虽然南传上座部佛教在11世纪之前已经传入大陆东南亚地区,如5世纪之后的骠国、堕罗钵底和缅甸,但是,在总体上在东南亚大陆地区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在东南亚大陆西部,1044年缅甸蒲甘王朝兴起后,即奉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在缅甸历史上,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7年)第一次统一了缅甸,成为东南亚大陆西部最为强盛的国家。在其统治的240年间,引入南方孟人国家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并确立其政治地位,仅在首都蒲甘一地,至少兴建了4000多座寺院佛塔,迄今尚保存较为完好的就有2000多座,许多规模巨大的佛塔现在仍屹立在蒲甘大地上。
东南亚大陆中部,13世纪出现了由泰族人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素可泰王国(1238~1438年)。素可泰三世国王兰甘亨(1275~1317年)即位后,即从斯里兰卡请来上座部佛教僧侣,并确立了上座部佛教的统治地位。继素可泰而起的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年)统治的地域更为广阔,取代吴哥王朝(850~1431年)成为东南亚大陆中部最为强盛的国家。阿瑜陀耶“尚佛教,国人效之,百金之产,便以其半施佛”。尽管也受印度教的影响,但上座部佛教已成为阿瑜陀耶举国上下的共同信仰。
另外,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吴哥王朝,虽然在9~12世纪几乎称雄中南半岛,但在13世纪中叶后,由于长期大兴寺庙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占婆的长期战争以及西边泰人王国和东边越人势力崛起带来的挤压,王朝统治地域缩小,国势日衰,社会动荡。上层统治集团原来信奉的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失去神圣的灵光
1296年中国元朝人周达观到柬埔寨时,已目睹上座部佛教在社会上流行的景象。在他回国后写的《真腊风土记中说,当时“小儿入学者,皆先就僧家教习,暨长而还俗”,“僧人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则系黄布裙,跣足”。在老挝,法昂(他的妻子是柬埔寨的一位公主)于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他统一老挝后,即从柬埔寨请来高僧,并将上座部佛教定为国教。因此,南传上座部佛教在11世纪以后一直由西向东在东南亚大陆地区扩展,14~15世纪,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基本上已形成。
南传上座部佛教之所以在东南亚大陆的中西部地区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这一地区的宗教文化发展看,无论印度教还是大乘佛教在11世纪前都并没有牢固地扎根,在相当程度上都还是社会上层的宗教,并没有能够深入广大民众之心。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为占主导地位宗教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在东南亚往往同时盛行大乘佛教与印度教,在宗教实践上供奉神、佛,举行繁多的仪式,大兴陵墓寺庙建筑,尤其是在统治东南亚大陆中部广大地区的极盛时期的吴哥。
这种宗教极为兴盛的12世纪,也正是普通百姓愈加不堪重负之日;而主要从斯里兰卡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虽也兴寺建塔,但相对来说则较为简朴,与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巨型陵庙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如在吴哥后期的柬埔寨,“寺亦许用瓦盖,中止有一像,正如释迦佛之状,…此外别无他像,…每日一斋,皆取办于斋主之家,寺中不设厨灶”。这是使得原来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昊哥王朝转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重要原因。第二是适应了东南亚大陆新崛起的王朝,主要是缅甸蒲甘王朝、泰国素可泰王国以及老挝琅勃拉邦王国等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封建王权的确立和巩固的需要,提供了相应的宗教意识形态。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11世纪以后,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所在的地区,先后从众多的部落、酋邦、早期国家向以某一个民族(如缅族或泰族)为主导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式的封建国家过渡,或由分裂、割据的局面走上统一的道路。处于这样一个“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的各国,需要一个在精神上支持其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适应了由部落首领上升为国王、贵族的社会上层以及由众多部落向地域广袤的国家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需要。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这些地区,并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在以各国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上座部佛教便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第三,从宗教本身看,南传上座部佛教“生性宽容,不对日常生活作出明确的指令,不强制规定人们应信什么,不应信什么,由此带来向地方传统和民间信仰的开放”,这就使得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后,这些国家或者地区居民原有的风俗传统、村社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原有的信仰(例如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仍然得以保持,或者较为自然地融入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也就是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更容易与东南亚的村社社会相融合。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基本形成之时在南亚大陆东部,正值越南陈朝和黎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式的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并且在对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占婆的争斗中已取得明显优势,从而也把中国式的制度和文化扩展到今第二十五章东南亚大陆中西部: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民族传统文化越南中南部。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推进到今越南南方(14世纪时还处在柬埔寨王朝统治下)后已无力向东推进。
今天的内容就说到这里了,虽然文章看了会让人沉迷,但是别忘了准时吃饭,抱着手机吃饭实在是个不好的习惯,总之如果喜欢看我的文章的同学,别忘了关注小编,小编每日都会发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