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楞严经念诵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什么是普贤十愿?

导读:什么是普贤十愿?菩萨修行,在六波罗蜜的基础上,再往上提升,就要修普贤十愿。普贤十愿是普贤十大愿王的简称,是菩萨最后修学的法门。普贤十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普贤菩萨在因地发...
什么是普贤十愿?

菩萨修行,在六波罗蜜的基础上,再往上提升,就要修普贤十愿。普贤十愿是普贤十大愿王的简称,是菩萨最后修学的法门。普贤十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普贤菩萨在因地发心修行时,立下的十大行愿,也代表一切菩萨的行愿。下面我们简单分享一下这十大愿王:

一,礼敬诸佛。

普贤菩萨的特色就是心量广大,真正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是他所不能包容的。礼是礼拜,敬是尊敬,诸佛包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未来诸佛,就是现在的十方众生,也包括我们,他都统统礼敬。礼敬过去、现在诸佛容易,但要像礼拜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去礼拜众生,这个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普贤菩萨就做到了,所以我们要像普贤菩萨学习,学习他的心量,不能轻慢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未来诸佛。

二,称赞如来。

上一句礼敬诸佛,是从相上来说的,对一切法界众生,都要平等的礼敬;如来,就不是从相上看了,而是从自性上看,这就有差别了。他的心念善,言语行为都善,这符合如来自性,我们就要赞叹他,表扬他。如果他的思想不善,言行不善,不符合如来自性,我们就什么都不要说,不要赞叹他。这就是古人常讲的“隐恶扬善”。

三,广修供养。

供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亲善行为。供养的范围很广,我们平常讲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是供养。我们遇见人后,对人微笑是供养,对人尊敬也是供养,对人合掌礼敬还是供养;安慰别人,赞叹别人,为人讲经说法也是供养。另外就是钱财和物质的供养,有些人生活很困难,或者遭遇天灾人祸,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这也是供养。

普贤菩萨在经典里告诉我们:“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因为佛法能够使人破迷开悟,恢复圆满的自性,这是其他一切供养所不能达到的。

四,忏悔业障。

业障每个都有,只要人有起心动念,就一定会产生障碍,障碍什么呢?就是障碍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本性里面,本来有无量的智慧德能,但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就要消除这些障碍。佛教的一切法门、方法、手段,无非就是要把这些妄想执着打掉,这一切修学的方法,都属于忏悔业障。

五,随喜功德。

我们凡夫很重要的一个烦恼,就是嫉妒,这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佛法修学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所以普贤菩萨提出这一愿,让我们修随喜功德。不但不可以嫉妒别人,还要进一步懂得别人的好处,随喜别人的善言善行,尽心尽力帮助他完成这些善事,能够容忍别人超过自己,这就是儒家所讲的“成人之美”。

六,请转法轮。

佛法就像车轮旋转一样,能够使人转凡成圣,碾摧一切烦恼。佛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就是转法轮。请转法轮,放在现在来讲,就是要礼请法师大德来讲经说法,来弘法利生。没有人礼请,法师不会自己过来,这个地区就没有人弘扬佛法,所以礼请法师的人,等于为一方造福,他的福报就很大。

七,请佛住世。

佛现在虽然不在世了,但讲经说法的法师大德还在。我们虽然请转法轮了,礼请法师过来讲经了,但我们听一次、两次讲经,并不能开悟、证果,所以还要请老师常住,以便天天接受老师的教导,长期在佛法中熏陶,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八,常随佛学。

前面七愿是菩萨的愿行,后边这三愿,是菩萨的回向行。现在佛虽然不在世了,但佛的经典还在,我们要依照经典的教导去修行,把佛法落实在生活实践当中,这就是常随佛学,是修学佛法所要求的最高标准

九,恒顺众生。

面对一切法界众生,都要做到“顺”,只有顺着众生才能够教化他们,帮助他们,这要有极大的耐心。他虽然迷得很深,烦恼很重,但我们要统统原谅,不能够计较。我们要先修好自己,为他们做个榜样,他看到、听到,就会认真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把错误的根源找出来,他就得度了。在恒顺当中,一定要懂得契理契机,知道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收到圆满的效果,这个需要智慧和善巧方便。

十,普皆回向。

我们要将自己所修学的功德,毫不保留地,统统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其实就是回归自性。这就是要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达到这个境界,修学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