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念诵网
楞严经念诵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人间天:谁值得你托命交付?

导读:人间天:谁值得你托命交付? 修行的路是由什么做保障?迷惑的时候谁来度我们呢?或许我们想遇到善知识,能扛鼎佛教家业的大德为我们的修持做指引;或许我们想在山林灵地求得感应,一步登天;或者我们想和周遭的...
人间天:谁值得你托命交付?

修行的路是由什么做保障?迷惑的时候谁来度我们呢?或许我们想遇到善知识,能扛鼎佛教家业的大德为我们的修持做指引;或许我们想在山林灵地求得感应,一步登天;或者我们想和周遭的同参道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都是很好的。不过迷惑的时候这个师父不要外求,一定是大乘佛法的教义为纲领、一定是按释迦佛的教戒为基础、一定是按次第而修证。

迷惑的时候,这个师不简单是你认为很高明的一个人,这个不靠谱,因为佛菩萨靠谱,而凡夫不靠谱,乃至天人都算凡夫,都只是六道众生罢了,更不值得依止,不值得托命交付。

当我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某个人的时候,你会深深地体会什么叫求不得;当我们把全部的依赖都倾注在某个人身上的时候,你就会深切地理解什么叫爱别离;当我们把全部的信赖都放在某个人身上的时候,你很可能收获的就是被欺骗。为什么呢?因为人不靠谱,就算是在人世间行做很好的人,在出世间的角度和标准看来都还远远不够。

想出轮回,或许大家都很希望得到,但是依靠什么出去?迷惑的时候要依靠经教,要依靠佛陀的教义教戒;而觉悟的时候自己会有智慧,自己为自己做照明。如果这个人发出清净的菩提心,发出广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大慈悲心,他不仅可以为自己做照明,还可以为其他众生做照明。但是在人世间想寻找这样的人,几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大家还是放弃这个找人的念头,回归到佛陀的教戒上来更为稳妥。

把佛陀的教戒当成老师,这样决定不会偏颇。另外多说一下,读经的一个观法,叫做随文入观

。佛经表面上看就像一篇记叙文,或者像一个实验报告,我们去读经,把自己想成是在佛陀讲法的时候:无量诸天大众,悉皆围绕,听闻法音,我在其中听受,于是佛经次第说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感受,就观想自己也在其中在次第的看,次第的听,次第的感受,这样去观,就叫随文入观。

不要执着,也不要贪恋,随文字的描述次第走下去。这样一来,如果你这部经读的够纯熟,你的入观就会越清楚、你的感受就会越清晰、你的收获也就会越丰富、你的体悟才会越真实。佛教里的方法太多了,有很多方法不是不想和大家说,而是担心大家听到起了贪念,或者扰动了大家清净的心,在里面起了贪求想,这就不好了。

当你们某一部经已经读的很纯熟了,就可以用这种随文入观的方法去读,这个效果是非常宏大的。简单说,摄心是第一个必得利益,摄心就是缚住妄想和粗重的杂念,必然可以在这种观法下得到,这个状态在净土法门里,可以叫做,功夫成片,这个状态就像禅定的最初轻安调适。

如果经文读的磕磕巴巴,就不要用这种观法了,就算用了也没有效果。为什么呢?读的不顺,就像碟片卡碟一样,当时的场景气氛,就没办法顺畅的释放出来了。所以说想得利益,是谁在得利益?是最听话的人得利益,是最肯干的人得利益,是最不耍花招的人得利益,学佛的无量无边的方法利益都是在真干踏实上得到,没有一个是从耍花枪里得到的。

于是那些带信又不信的人,想在这里得利益就太难了。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不是佛菩萨抠门不给利益;是给了接受不到,是给了没去接受。怎么才能接受?有人给你打电话,怎么才能接受到?你看电话在那响,就算接了吗?你得拿到电话吧,得按接听吧,得放在耳朵边吧?于是你不拿、不按、不放在耳朵边,这个电话是听不到的。

电话十一位或者七、八位号码,要一个一个的按对号码才行;如果这个号码按不对,能打到你电话上吗?于是按号码就老老实实地去按,一共十一个号码,你按了八个就算全按完了,这个电话联系不到想联系的人。

十一个号码次第没错,老实地真干,踏实地按完了,然后你得坚持一下,按发射键打出去。如果在这关键的时候,你没按,这通电话一定出不去。

电话号码按对了,次第也对了,顺序也对了,然后也按了发射键,响了三声,你挂掉了,你变卦了,这个电话就放弃连接了。

号码对了,次第对了,也按对了,按发射了,等了几声,没有人接,那就再等一下,这就是打电话,这也就是修行了。我们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好久,没发愿,就像没按发射键一样;发愿了,但是最后没坚持,就像打通了,没等人接,你自己先撂了。

学佛的诸多利益,更多是在打通电话之后。佛陀讲了四十九年法,教我们怎么打这个电话,教我们怎么出轮回,教我们怎么成就无上菩提的大路,教我们大菩提心就是广大的、清净的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心量。

这个菩提心是成就为佛的根本因地心,这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从他发出真实的、清净的、广大的这个救度一切众生的因地心开始,如果没有发出这个心,没有发出救度一切众生的心,这个人决定不能成佛。

摘自人间天《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