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现在迷了,无论做什么错事,做了五逆十恶,佛眼当中他还是一尊佛。会不会有责备的念头?没有。有责备的念头,我们自己已经堕落了,是凡夫,凡夫他有烦恼,有妄想分别执着,他才会责备人;佛菩萨这个断干净了,佛菩萨不会责备造五逆十恶的人。造作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他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还是往生。问题就怕他不相信、他不肯念,这就没有办法,那就没有缘。我们本来跟阿弥陀佛一样,所以要学,这就是修行!不懂事的时候,迷惑颠倒的时候,我们会责备自己,我们也会责备别人,尤其是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羞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我们有没有怨恨?肯定有。不但有怨恨,还得想办法去报复,那就制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觉悟之后,这些境界现前,心地还是清净,丝毫不染着,若无其事,这就真的是功夫,世间人叫修养,若无其事。为什么他能够这样若无其事?因为他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是《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记在心上,你错了,你跟他的迷惑是一样的,所以你才会记在心上。你根本不走心的时候,那完全不一样,他用心意识,你用戒定慧,那怎么会一样!他用的是妄心,你用的是真心,真心是清净平等觉。你才晓得佛菩萨那叫真善,至善,不但六道里面找不到,四圣法界也找不到。到哪里去找?到一真法界,到实报庄严土,他们是住实报土的。示现在人间,跟我们住在一起,和光同尘,实际上他还是住实报庄严土。我们凡夫住六道轮回,他住实报庄严土,绝对不是说他从实报土退到这里来,没有这回事情。无量无边法界是重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时、同处,重迭又不妨碍,这是《华严》十玄门的境界。《无量寿经》古大德有称它为中本《华严》,为什么?《无量寿经》也具备了十玄门,下面我们会学到。
「随其或散或定」,这是念佛功夫,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从散乱要念到清净心现前,这个重要。清净心现前,那一定要禁得起考验,顺境,你是不是还有欢喜心?有没有贪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