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当您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一定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希望您可以在我的讲解中,领略到它背后的故事。 白马寺始创于东汉永平11年,也就是公元68年。
它是佛教传入我国之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呢,它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就是佛教的发源地,祖庭就是祖师之庭院。1961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的时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传佛教的重点寺院,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后历经战火,多次重修重建。最近一次重修是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批示的,当时为了迎接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您现在可以看到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个长方形的院落,山门前的这两匹白马呢,通高有1.8米,身长2.2米。您会问了,这两匹马跟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是不是有联系呢?是的,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白马驮经”说。 据佛经记载,东汉永平七年也就是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梦见有一个头顶放光的身高六丈的金人从西方而来,在大殿上飞绕。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呢汉明帝就召集大臣们说了这个梦,这时候有个叫傅毅的人说了,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能到的那样。汉明帝一听啊,就信以为真了,赶紧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几个人出使西域,拜佛求经。 他们在大月氏国,也就是现在的阿富汗到中亚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摄摩滕、竺法兰,也见到了佛经和释迦摩尼佛像,于是就恳请两位高僧来中国布教传法。公元67年的时候,他们让白马驮着佛像佛经开始返回洛阳,汉明帝见到佛像佛经非常高兴,对二位高僧也极为礼重,亲自接待,并安排他们俩暂住在鸿胪寺,公元68年,汉明帝就下令在洛阳的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就取名为白马寺了。? 说到白马寺呢,不少游人都会把它跟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联系到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呢,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啊。
白马寺这座山门,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 您看,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山门是什么呢?让我来为您介绍一下,山门啊,是寺院正门的统称,古时候很多寺庙隐居于山林中,因此把第一道大门称为山门。这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据说人有三毒,贪嗔痴,过了这三解脱门,就可以得到心灵上的解脱,称为自由人。
亲爱的读者参与评论、发表看发,小编真是不胜荣幸,动动手指给点意见吧,有什么说的都可以留言,好的坏的小编都会虚心接受,努力改进。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优质的文章,望你多多支持、你的支持必将是小编努力前进的动力!